书画展览:詹庚西及其花鸟画艺术
大家好,艺术的纯净和无尽的纯净「艺术即自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的纯净和无尽
黄玉岚
很多年前,有人把赵恒香老师的画带到北京给已是大名家的白雪石品鉴。
看到画的瞬间,病中的白雪石从沙发上跳起来,连连说:“没走弯路,几大家的笔法都被用进去了。好啊,好啊,后继有人了...”
欣然提款:“笔法劲道,气势沉雄,日后必成一代大家。”
我理解白雪石说的“没走弯路”就是艺术的纯度。是艺术的特质。
艺术的纯净首先、第一表现在与名利无关。这是很多画者达不到的。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也是艺术的中心,很多人去北京发展的目的更多的都是为了名利,不光想着能在那个地方遇到更好的老师,更多是想遇到伯乐,画就能买出好价钱。
市场(财富)对于艺术的作用虽然可以促进流通、传承,但更多的与艺术相悖、相害。艺术的本质是情感,是主观情感的表达,当然是一生才情、经历、勤学苦练的结果。
如果画画仅仅是为了变现快,或便于流通于市场,那必须要“讨好”大众和市场的眼光。一旦考虑到为“别人喜欢”或“这样画更值钱”,画家就不是自己,艺术也失去了本来的纯净。
消除名利的干扰,默默学习、练习才可能“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成一家”。之所以说“才可能”,是说就是这样了,也未必人人真的自成一家。
一张纸,一点墨,就这么点事,追摹了几千年,能变出什么花来?所以,如果有人的确是因为喜好,把艺术当一生不可或缺让自己真心愉悦的事去做,甘于寂寞、不在名利,那才是从事艺术的第一素质。
艺术的纯净还来自于不能偷一点懒和胡弄一丝丝一毫。
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人品、天赋、观读和练习缺一不可。不用老师说,自己就明白每天都用了多少功夫和是否是从传统而来的正路。
一、二分努力就想要十二分效果是现代人“求快求现世”的突出表现,可是艺术则需要用“十二分力气打进(传统)、再用二十分力气打出(传统)的”。一生时间都不够用,何况皮毛都不到?
所以,很多人都去做了培训工作。
画的最高格只有四个字:气韵生动,可要达到这个境界,就是黄秋园大师说的“墨海浩瀚”,实属不易。他就是一个一生默默无闻,去世后被惊为“当代颜回”的人。
气韵生动也不是自己或当代众人说的,而是后世人品论的。
一切花里胡哨、迎合世人和急于求成而来的东西不叫艺术,只是“江湖”,那样的东西是留不下来的。完全违背了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特征和艺术的特质是纯净原则。
或者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艺术就不是穷人干的事,靠真正的艺术(不是献媚)养家,基本是养不了家的。
艺术的价值在时间,艺术是时间熬出来的。不能有养家那样的急迫。
谈到山水画乃至普遍意义上的艺术,总也迈不过石涛这关。
他曾在《石涛画语录》中说过:“天授之以画,不能授之以功”,意思是说“天”给予我们绘画这门艺术,但却不能给予画家成功。
画家的功夫要自己勤练读书才可能得到。画这艺术就在那,得多得少,靠个人的努力。
从来没有像艺术这么“笨”的东西,必须是从实践到思考再到实践,一点一点练在手里的。否则,所有的画理就都是自古以来大家名家们的,悟出了还不行、必须是做到熟练了,才是画家自己的。
这就是白雪石说的没走弯路。
赵恒香老师不是专业画家,但为人聪明,几乎看什么会什么,养家之余时间、金钱都给了绘画(练习),几十年如一日,画稿“几担”,坚守画的纯净。
76岁时,赵恒香老师从建筑行业完全退休,终于可以专心画画了。得以“推到周围所有墙(束缚)”的时候,60多年兴趣盎然地追寻,给了他融会贯通、一通再通的无边感。
这无边之宽也是无尽的高度!
艺术的无尽是由美的特质而来的。对比每天都可以去练得“功夫”,“美”显得更加虚幻缥缈。你说什么是美术之美?真正的美是思想和境界之美,如何衡量?
第一次看赵老师的画的时候,我根本不懂画,只觉得画中的世界是那样祥和、自由、光明、美好,正是我对世界的期待,是我要的最美的生活状态,让我想搬进画中去住,这就是动我心魄的美!
美,无止境!画便无尽!如今,赵老师83岁了,画的灵动和生气等内外美感都达到了,他不满足!孜孜以求,也常常感叹:“达到一定境界了,我时间也不多了。”
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讲,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幅”。
如果我们试着给美定格的话,那一定是一条长长、高高的台阶,周围迷雾重重,我们看不见更远、更高的地方,只知道没有尽头,伸向天空。
一生的努力,却只是脚下坚实的那些台阶。
没有纯净和无尽,就没有艺术!艺术靠人品、天赋、观读和练习一生去磨练,去尽一切可能看见更高、更远、更美的东西!
有这样的默默无闻的恒心,什么事做不来呢?艺术即生活、即生命!愿你也能拥有纯净、无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