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詹庚西及其花鸟画艺术
大家好,画家林风眠的作品有哪些「画家林风眠的作品图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一生,坎坷一生
林风眠(1900年—1991),生于广东梅州市
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他先后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艺术名家。
被誉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之父”。
于艺术、于人性、于思想,林风眠都不输同辈的徐悲鸿、潘天寿等大家。
林风眠擅长描绘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代表作有《江畔》、《春晴》、《仕女》。
《江畔》
《江畔》
画中无一笔传统程序,却有国画写意的意味;完全不像水彩画。
作为林风眠的大作之一,《江畔》曾被多次出版,成为中国艺术史上浓重的一笔。
巧用色调而使塞满的画面不觉局促,达到了另一种的高超布局境界。
《春晴》
《春晴》
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
《白衣仕女》
1954年《白衣仕女》
《白衣仕女》作品在娴熟的捕捉了仕女外形美姿的同时,将东方仕女的雍容风度和优雅气韵展露无垠。
《宝莲灯》
老舍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宝莲灯》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母亲的影子,同时亦映射了画家对母亲的深情以及渴望能够拯救母亲的心理。
林风眠出生于一个石匠家庭,从小就对色彩有浓厚的兴趣,总缠着母亲去村里新开的染坊看颜料。
林风眠的母亲地位低下,丈夫和婆婆对她冷漠苛刻。
这个单纯女子和年轻的染坊老板坠入爱河,相约私奔,不幸却被族人抓了回来。年仅 6 岁的林风眠手举着菜刀向人群砍去。
最后他被强行拖走后再也没有见过母亲,此后他寡言少语。
成年后林风眠多次打听母亲却无果,直至晚年,还常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没带母亲去那家染坊,或许也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
《白蛇传》
林风眠曾画过很多以“宝莲灯”、“白蛇传”为题材的画,“救母”是他一生不能解脱的情结。
《鱼鹰》
《鱼鹰》
林风眠一生颠沛流离,早期作品毁于那段历史潮流,少有时间整理画册,更谈不上出版全集,以至现今市场上林风眠画作赝品太多。
《四鹭鸶》
“我想也许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山村里,对大自然的爱好,成为一种习惯……也许看来最平淡的东西,在平原上的几株树、一条河,我都永远不会感到厌倦。”
——林風眠《抒情·传神及其他》
《苇荡秋鹜》
《苇荡秋鹜》
林风眠的芦雁风景画可说是最有个人特色的题材之一。天空、堤岸、水由上而下,平行展开,雁鸟皆从右向左疾速飞进画面,具有动感与诗意。
《江边风景》
《江边风景》
《江边风景》中苍劲的古松昂然耸立气势不凡,画家坚毅的性格寄寓其中。
中景江水的留白极为上乘,光与色简直成了此幅佳作的灵魂。
林风眠处理这类构图,极注重平远中的直线、斜线、弧线和圆形的交错,以及动势和色彩变化,给平和沉静的气氛以活力。
《仙人掌、彩陶与静物》
1952年《仙人掌、彩陶与静物》
此画是目前林风眠传世作品中少数有年代纪录的早期静物精品,更是他自50年代初起,对立体主义实验性表达的关键创作。
《鸡冠花》
《鸡冠花》
林风眠通过借鉴西方风景绘画的空间构图,将画面横贯分构为多个层次,并利用传统水墨画中留白的特点,引入西画对于户外光影变化的捕捉,随着近大远小的景物安排,画面由前至后,层次推进间,一股轻松自由的画面气氛洋溢而出,形成画面秩序上的新韵律。
《松间听雨图》
1943年作《松间听雨图 》
林风眠的作品中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中具有了非常难能可贵的悲剧之美,也多了许多别样的审美情趣。
这与林风眠本人童年及颠簸曲折的人生经历有关。
1968年8月26日,69岁的林风眠被以“日本特务罪”拘留。他的家门被封,遭到残酷的审讯和批判。但他一直坚持信念“我绝不自杀,我要理直气壮地活下去。”
身陷囹圄时的他曾写道:“一夜西风,铁窗寒透,沉沉梦里钟声,诉不尽人间冤苦。铁锁锒铛,憧憧鬼影,瘦骨成堆,问苍天所为何来!”
那“浩劫年代”,林风眠在无可奈何与悲愤中,把几十年心血凝聚成的成千幅画作亲自动手毁掉。
在他经历坎坷不平、奔波悲怆的一生中,他用自己的行动力去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姿态去攀爬着他的艺术之巅。
如泰戈尔诗言:
泥土承受侮辱,却以它的花作为回报。
参考资料:《林风眠作品集》、《林风眠传》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