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对武术套路的认识「套路别人套路自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李通国
武术套路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又被称之为“套路运动”。
这是今天武术教材对武术套路的定义。
中国武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是以组合式的套路代代传播的,有人说,这是为了便于武术的传承,这种看法,我们也没有任何的文献资料来证明它是真的,还是假。
现实是,一度,武术套路就成了武术的代名词。
套路化的动作技术,动作技术本身可能来源于技击,这是所谓的技击含义,但是动作高度程式化,少数动作甚至有艺术化的倾向。以这种动作编排的套路或者动作组合,最早早早的早期可能依据“攻防假设”组合几个动作,完成一次组合式攻击。但是其后的演变,是几个不相干的几个动作,组合起来衔接流畅,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产生的韵律,为大家接受,成为社会大众练习武术,和赛场表演武术的主流。
武术以套路形式的表达深入人心。
人们常常错把套路动作当作技击技术,错把练习套路当成了培养现实格斗能力的基础,更迷惑人的是看似是武术格斗的“对练”,太极拳中的“推手”和“散手”,其实仍然是或多或少程式化的套路。
姑且称它们为“套路思维”。它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还是举个太极拳例子说起吧。
太极散手
一、习武故事明明在练套路,转眼就成技击高手写武术家习武的故事大多是这种路数,明明天天练套路,转眼就成技击高手。举一个例子,洪均生眼里的陈发科。
陈发科的自述“……夜里睡一小觉,起来练拳,每天练习60遍,多则100遍,如此3年有余”,这里说练拳,我们无法断定他是在练单个技术,还是成套练习,但是后面“……身体强壮了,先向叔伯们问推手的方法,才向哥哥请教推手。”【1】显然,前面说的练拳是在练习陈氏太极拳套路,因为这三年间,他还不曾学习过推手。
同一篇下文,“说着,我们就交起手来,他本想摔我,哪知三次被我摔倒了”体弱多病的陈发科,此刻技击能力也强大了。
接着看,“我师来京后,我见他和许禹生、李剑华等素有功夫着研究招法,也是一转动,就将对方发出,足见我师之功夫,亦臻精妙之境。这种进步,仍然离不开一个‘练’字。顾留馨说‘陈师到京数十年,每日坚持练拳30遍’。”【2】把练套路的能力和技击能力等同在一起!
太极推手擂台赛
二、太极拳家说太极拳技击的逻辑太极拳的行家说,太极拳拳架是练习推手的基础,推手练习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太极拳套路练习中正确的用劲方法为实战做好铺垫。
传统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先盘架子,就是要先练习太极拳套路,就是因为把太极拳的架子看的这般重要,才有后来人杜撰出的杨氏太极拳大架、中架、小架以及练架、用架之说。传说杨露禅传的小架就是用架,用作技击的,到杨班侯的时候改为中架,到杨澄浦的时候改为大架完全是为了大众的普及推广练习了。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也解释了杨氏太极拳套路架势的演进过程和原因。它是基于练好套路是推手的基础,推手是实战的基础的理论之上的,这个理论靠谱吗?
三、但是,现实技击中似乎不靠谱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散手的练习形式,在表现动作技击方法的时候,双方推起手来棚捋挤按、粘黏连随,发力借力,很好地表现出太极拳的技击风格和特点。这在太极拳同师门的推手表现得非常明显,师父的威力看起来非常强大。这场景谁看谁信服,谁迷惑。
从1979年到2012年,国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实验,把太极拳推手打造成武术对抗运动项目。但是,问题接踵而至。
太极拳推手一进行对抗性质而且区分谁胜谁负的比赛,运动员按照太极拳推手的拳理放松,随之就会被对方推倒。双方都用力,运动员之间就呈现“顶牛”现象,太极拳推手的招数根本无法使用。对于裁判员,由于运动员都要用力,他们之间就无法粘黏连随,裁判员也不能判断对离弃在先,于是就没有办法完成太极拳推手的过程。
“太极拳推手比赛为什么反映不出太极拳的风格特点?症结在于太极拳推手运动不符合人体对抗的运动的原理”【3】
全运会散打比赛
四、套路思维对格斗的影响武术散打从1979年开始试点单位试验,但是一直到十年后的1989年才正式成为全国的比赛项目。
为什么会这么困难?
难点不在于武术格斗技术的继承和创新,其实中国的格斗技术一直都存在,在民国时期也有对国外格斗技术的借鉴。问题就在于,甚至一些专家,抱着武术套路的思维看待格斗,总是觉得它不能体现中国武术的特点,当然是指武术套路的特点。
“武术散打与武术套路运动的风格特点发生冲突后,武术套路的思维定势对散打运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4】
看到这些,你会怎样想呢?
注释:
【1】洪均生.跟着陈发科学拳.武林2002(12)
【2】洪均生.跟着陈发科学拳.武林2003(1)
【3】曾于久.武术散打训练新论.2013(1):p2
【4】曾于久.武术散打训练新论.2013(1):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