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琼·狄迪恩「美国纽约」

时间:2023-02-03 13:49:13 来源:澎湃新闻

大家好,琼·狄迪恩「美国纽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综合编译

12月23日,美国著名作家琼·狄迪恩(Joan Didion)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87岁。据狄迪恩的出版商克诺夫(Knopf)出版社透露,她的死因是帕金森症的并发症。

美国著名小说家、记者、散文家琼·狄迪恩(Joan Didion)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87岁。东方IC 资料图

琼·狄迪恩生于1934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于20世纪60年代步入文坛,以出色的小说、剧本、杂文和文学性新闻写作奠定了其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向伯利恒跋涉》《奇想之年》《蓝夜》等。

《奇想之年》

《蓝夜》

2005年,她凭借《奇想之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入围普利策奖及国家书评人奖。2007年,她又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为对美国国家文学具有卓越贡献的作家颁发的年度奖章。2013年,美国政府授予琼·狄迪恩美国艺术与人文国家奖章。

狄迪恩对美国加州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的混乱进行了尖锐的报道,这使她成为了“新新闻主义”的主要倡导者,她的作品《顺其自然》(Play It as It Lays)和《共同祈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宣告了一个艰难的时代的到来。

狄迪恩因在《生活》杂志和《周六晚邮报》发表了一系列精雕细琢、引人深思的专题文章而声名鹊起,这些文章探讨了战后美国生活的脆弱边缘。她的家乡加利福尼亚州为她提供了最丰富的创作材料。在尖锐而熟悉的小插曲中,她捕捉到了它的严酷和美丽,它作为吸引不安定居者的磁铁的作用,它的黄金承诺和迅速消失的过去,以及它作为文化实验室的力量。

狄迪恩作品封面

“我们相信新的开始,”她在《我来自哪里》(Where I Was From,2003)中写道,这是一幅关于加州的精神肖像,“我们相信好运。我们相信矿工抓到最后一根木桩并击中了康斯托克矿脉。”

创作了两部开创性的散文集《向伯利恒跋涉》《白色相册》后,她将冷静而担忧的目光转向了海特-阿什伯里的嬉皮士,以及像詹姆斯·派克(James Pike)主教和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这样的怪人和探寻者,还有后工作室时代的电影业,以及大门乐队带有死亡色彩的音乐。

《向伯利恒跋涉》

“她的才能是描写文化的情绪,”作家凯蒂·罗伊夫(Katie Roiphe)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她设法通过她自己高度特殊和个人的写作来传达 20世纪60年代和 70 年代的精神。她与时代完美契合。她略带偏执、略歇斯底里、高度紧张的感性,是作家与当下的完美结合。”

小说家和非虚构作家弗朗辛·普罗斯(Francine Prose)评价说:“她在书中使用了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声音——西方的、女性的、焦虑的。”

普罗斯列出了狄迪恩在其写作生涯中涉及的所有地方和主题。它包括加利福尼亚、纽约、夏威夷、萨尔瓦多、拉斯维加斯、迈阿密、约翰·韦恩、帕蒂·赫斯特、越南、中央公园慢跑者、黑豹党、总统选举、纽特·金里奇、多丽丝·莱辛、女权主义、嬉皮士、电影、书籍和新闻。在所有这些话题和地点的背后,是她沉稳、机敏、悲哀和焦虑的声音。

普罗斯说:“这只是焦虑的悸动。每句话都有一种触电般的焦虑,这是让你如此密切关注的原因。我的意思是,你只是在等待一些东西爆炸,然而它没有,于是你继续阅读。”

狄迪恩后来转向了政治报道,为《纽约书评》撰写了关于萨尔瓦多内战和迈阿密古巴移民文化的长篇文章,并最终以书籍形式出版:《萨尔瓦多》(Salvador)和《迈阿密》(Miami)。

“她是无所畏惧的、颇具创造力的,是一位了不起的观察者,”《纽约书评》编辑罗伯特·B·西尔弗斯 (Robert B. Silvers))在 2009 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她对传统观点非常怀疑,并且在寻找能够讲述更广泛画面的人或情境上非常出色。她是一位出色的记者。”

琼·狄迪恩1934年12月5日出生于萨克拉门托。她是加州定居者的第五代后裔,她的父亲是陆军的财务官,母亲是家庭主妇。“二战”期间,她的家庭经历数次搬迁,战后才回到萨克拉门托。

十几岁时,狄迪恩就把海明威小说中的章节打印出来深入研究。海明威对对话和沉默的处理方式深深影响了她。约瑟夫·康拉德对她也影响深远。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大三的时候,狄迪恩向《小姐》杂志提交了一篇短篇小说的初稿,并获得了该杂志的客座小说编辑一职。1956年,狄迪恩在该校获得了英语学士学位。第二年,她在《Vogue》杂志主办的写作比赛中获胜。她拒绝了获得最高奖项的巴黎之旅,直接在《Vogue》工作。在那里,她的散文写作经历了严格的教育。“在8行标题中,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奏效,每个单词,每个逗号。”她后来说。

20世纪60年代初,狄迪恩为《Vogue》、《小姐》和《国家评论》撰稿。与此同时,她出版了广受好评的第一部小说《奔流》(Run, River, 1963),讲述了萨克拉门托一个家庭的瓦解。虽然不像她后来的小说那样简洁,但它引入了支配她后来小说的关注点——暴力、恐惧,以及对世界失去控制的病态感觉。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在《纽约时报》上把狄迪恩描述为一个孤独的居民:“生活在一片明显属于自己的荒原上,徘徊在高速公路上或穿越国家,试图抹去意识上的痛苦”。

狄迪恩和丈夫 摄于1972年 人民视觉 资料图

1964年,她嫁给了《时代》杂志的作家约翰·格雷戈里·邓恩(John Gregory Dunne),两人是多年的朋友。他们搬到了加州,开始写剧本。他们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昆塔娜·罗奥(Quintana Roo),她的名字来自墨西哥州,是他们在看地图时偶然发现的。

他们成为了一对生活在海岸的魅力夫妻,一只脚踏入了好莱坞,另一只脚则流连于曼哈顿的文学沙龙。2003年,邓恩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71岁。不久,39岁的昆塔娜·罗奥·邓恩死于胰腺炎和败血性休克。狄迪恩在《奇想之年》中描写了她丈夫的去世和女儿的生病。这部作品获得了200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奖项,并在2007年被改编成百老汇舞剧,由瓦妮莎·雷德格雷夫(Vanessa Redgrave)主演。狄迪恩2011年出版的回忆录《蓝夜》则以女儿的死作为主题。

狄迪恩的职业生涯分为三部分:新闻报道、编剧和小说。她曾说,新闻报道迫使她进入别人的生活,让她得以收集信息和印象,从而为她的小说提供素材。她在2006年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一种情况中的某些东西会困扰我,所以我会写一篇文章,找出困扰我的是什么。”相比之下,编剧提供了一种消遣,就像玩填字游戏一样。她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功。

1970年,她和丈夫在选择了一个关于曼哈顿上西区吸毒者的故事后,为《毒海鸳鸯》(Panic In Needle Park)写了剧本,阿尔·帕西诺因此获得了第一个主演角色。他们的第二个剧本改编自狄迪恩的第二部小说《顺其自然》,讲述了一个年轻女演员为了忘记自己失败的婚姻、一次流产和女儿的精神疾病而被迫开车行驶在加州高速公路上的故事。电影版于1972年上映。

第三部剧本让狄迪恩和她的丈夫大赚了一笔。他们改编了《一个明星的诞生》,把它带入摇滚时代。芭芭拉·史翠珊和克里斯·克里斯多佛森(Kris Kristofferson)主演的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编剧也得到了丰厚的报酬。

这对夫妇后来合作拍摄了邓恩1977年小说的电影《真情忏悔》(True Confessions),由罗伯特·德尼罗和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ll)主演,以及电视新闻剧情片《近距离与个人》(Up Close and Personal, 1996),由罗伯特·雷德福和米歇尔·法伊弗(Michelle Pfeiffer)主演。

在她的第三部小说《共同祈祷书》中,狄迪恩把她的女主人公——爱做梦、内心敏感的夏洛特·道格拉斯置于一个虚构的中美洲国家,这个国家经历了革命政治的撕裂。这幅更广阔的画卷预示着一系列关于政治主题的长篇探究性文章,这些文章通常是为《纽约书评》撰写的。1983年的《萨尔瓦多》是一幅高度印象派的作品,是一段V.S.奈保尔式的黑暗之旅,当时正值内战的痛苦时期。

错综复杂的古巴裔美国人政治是《迈阿密》(1987)的主题,这是对个人新闻的又一次延伸尝试。无论狄迪恩走到哪里,她似乎都能发现相同的环境:隐约可见的混乱,弥漫着恐惧和荒诞的气氛。

在她的晚年,狄迪恩抛弃了传统的报道方式,以文化批评的形式写作,重点关注媒体和电视如何解读某些事件,包括总统选举,以及1989年在中央公园一名慢跑者遭遇的殴打和强奸。

这些文章中有几篇被收录在文集《亨利之后》(After Henry ,1992)和《政治小说》(Political Fictions ,2001)中,集中描写了乔治·布什和比尔·克林顿的执政时期。2006年,她出版了《为了生存我们告诉自己的故事:非虚构合集》(We Tell Ourselves Stories to Live: Collected Nonfiction)。在2017年出版的《南方与西方:来自一本笔记》(South and West: From a Notebook)一书中,狄迪恩追溯到了20世纪70年代,找回了她对美国南方腹地的印象,以及对加州的进一步思考。

晚年的她,声音依旧严厉和睿智,有时还愤世嫉俗。尽管她表面上很虚弱,但她始终保持着一种受本国极端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边疆妇女的姿态。她在《我来自哪里》中简洁地说:“如果你是加州人,你应该知道如何用吠声把畜栏绑起来,你应该展示勇气,杀死响尾蛇,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丁晓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