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大家好,一万年中国艺术史「浮夸的游戏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些书可能就是因为名字,而让读者望而却步)
单就艺术史类书籍而言,目前国内实体书市场上关于西方艺术的书籍似乎明显多于东方艺术,而且,关于西方艺术的经典作品似乎也更多——像提起西方艺术通史,《艺术的故事》《加德纳艺术通史》《詹森艺术史》都算是耳熟能详。
但好像提到东方艺术,可能我还真想不到有什么“一提名字大家都(好像)听过”的书。至于背后的原因,我自己也琢磨不透,或许是因为西方艺术很多都是雕塑、油画,印制成书能让“美”的呈现更直观,而东方艺术中的水墨画、书法等呈现的效果不算好,再加上整个社会对传统艺术的宣传重视不够,引发的综合效应?
其实读客文化出的这套《10000年中国艺术史》,单从书名看真的是太浮夸了——虽然质量并不差。可能名字稍微改动一下,读者的接受程度会更高一些?
之前也和大家分享过,后浪有一套《中国艺术与文化》,和《詹森艺术史》一样偏大开本,很厚实。但由两名欧美学者来写中国的艺术历史,可能没有土生土长的国人写自己的艺术史更“本地化”一些吧!
《10000年中国艺术史》的原稿,其实是王逊(1915~1969)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编撰的内部资料。下面的内容我就直接搬了——
从1953年下半年起,应当时教学的迫切需要,王逊着手《中国美术史》的编著工作,并于1956年编成。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故宫博物院分别以《中国美术史讲义》《中国美术史讲稿》为名在内部印行,一时间在热爱艺术的广大年轻学子之间争相传阅,奉为珍宝。
1957年,王逊主持创建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为美术史在中国发展为独立学科做出重要贡献。同年,他不幸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至1963年间,他结合当时的考古新发现,对《中国美术史》文稿进行了大篇幅的修订、充实和提高。虽然这部著作由于时代原因失去公开出版的机会,然而在全国各地持续出现多种传抄和翻印本。
此后直至1985年,先生去世16年之后,经薄松年、陈少丰两位学者整理校订,《中国美术史》终得以第一次公开出版。
不夸张地讲,它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美术史著作。它本身的设计受众就是对中国艺术史略有所知的初级读者(拜托,那还是新中国才建立不久的1956年啊),整套资料既不能太多太厚,又要囊括历代器物、绘画、建筑、雕塑等,必然只能去粗取精,点到即止。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这套书虽然分为上下两册,但阅读难度并不大。而且,它不仅说艺术品,也要说中国历史,或者说是借历史说艺术品,这就让部分读者会觉得“整本书像是历史读物,而不是艺术史”,但对于我而言,这套书对中国的艺术史沿革做了相当系统性介绍,内容非常全面,着实是一套值得时常翻阅的书。
当然,如果读者对某个年代或者某个品类的艺术品特别感兴趣,那是肯定要找专门的书来研习的。总之,《10000年中国艺术史》称得上是一块很厚实的“叩门砖”了。
(为了凑字数),我们再聊点别的吧。
与其说很多国人对中国艺术品或者中国艺术史感兴趣,倒不如说是对创作这些艺术的人感兴趣。比如,说唐诗宋词的意境,显然没有聊李白、杜甫、辛弃疾、苏轼的生平更有“故事感”;同样的,我们说书法,什么“颜筋柳骨”,显然没有认真聊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杀的忠义之事更有“气节”。
毕竟,艺术的美丑,其实带着一些主观色彩,而且不见得每个人都能鉴赏得来什么书画瓷器,但古人的气节、风流、爱国等,还是有相对公允的说法。
而且,东方的很多艺术都是“写意”的,西方的不少艺术品就是写实的,比如雕塑和真人像不像,油画上的人是真人还是“外星人”,这是能一眼看出来的。
就我个人来讲,可能鉴赏西方早期艺术的难度要低于鉴赏东方艺术的难度。反正现代的很多艺术,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什么装置艺术、什么行为艺术、什么包装艺术,其实我都看不懂——大概是因为我太俗了吧!
此外,推广艺术普及知识的另一种形式,可能就是借游戏、动画、漫画等去反向普及,例如某个人物的造型、招式、台词是致敬了什么艺术作品,这可能就比较有的聊,观众(读者)们也愿意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一些“没什么用的知识”(才不是呢)!
您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