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整体艺术观是什么意思「整体艺术的概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往往因为自己在理解上的偏狭而误导了孩子
唤醒艺术通识教育总在强调一件事情——“艺术是个整体”!而“整体”是什么?何为是一个“整体”?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被重新理解的问题。
中国人的文化早在7千多年前从易经开始,便强调宇宙万物为一个整体,“宇宙”即是“自然”。人的构造里,有着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相同的基因,所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意识”的存在,人类几千年以来对自然宇宙的持续“观察”才成就了今天的世界文明。“观”这个字,本身就包含了两个对象,一个是带着目的“看”的人,一个是带着目的“被看”的东西。因此,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人作为“意识”的主人,把承载我们“意识”的“身体”作为主体,然后将我们身体以外的其他东西视为“客体”。在进化的过程中,“意识”被造物主抽取出极少的一部分,用于人类理解宇宙万物的“思维”。于是,我们就这样把自己和自然割裂开来。
在所谓“教育”的作用下,尤其在现代教育以“知识竞赛”为本的大环境下,这种只存在于人类的高级产物“思维”却被层层挤压,它将我们的意识从天生的整体性挤压成缝隙,割裂成碎片。当我们不再有能力通过主动观察建立个体与自然的联系时,我们一定失去了对自我进行了解的能力,最终失去“人”在自然中的价值。
艺术,是对这种整体性的高度浓缩,是对“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描述。因此,艺术的“外表”总是“美”的。也因此,我们接受的最高级的思想教育和精神韬养,应该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背后,其实质是人类通过这种和谐带来的美,探索成就这种“美”的规律,这种规律的本质,我们称其为“真理”,中国文化称之为“道”。换言之,“美”是因为反映了“真理”而“美”,“美”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这本该是审美教育的方向和目的。
我们很少去思考“自然”两个字,“自”即“本自”,“然”则“然也”,对“自然”的理解,通俗来讲,就是“本来的样子”。这个“本来的样子”不是我们思维中认知的样子,是“有无人类”都是这个样子的客观世界。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应“顺乎自然”,即是顺应规律。所以我们的吃穿住行,喜怒哀乐都被建立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道”中。所谓“顺其道,则吉;逆其道,则凶”。
艺术,不是自然,艺术是对自然的描述,是被人创造出来的。所以贡布里希的一句名言——“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则高度凝练了艺术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艺术的高级审美层次是“质朴”和“真实”,而不是热热闹闹的“扭捏作态”了。
艺术教育是什么?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通过“美”这个诱饵,了解和认知自然规律的高级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生活,也必须从生活中提炼。
现代知识竞赛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是把“我”这个认知主体从艺术教育中抠掉,继而给学生灌输一系列“概念”,我们认为只有熟记了这些“概念”,才叫“学会”了某样东西,实为本末倒置。尤以音乐教育为典型。音乐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难学的一件事,因为音乐有一套区别于任何人类文字,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在这套语言面前最实际的做法,就是将我们变成认知概念和符号的“工具”,这是目前音乐教育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谁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干完以后的结果能起什么作用。于是只剩下“矫揉与扭捏”,在商业市场因素的催化下,甚至将其奉为整个社会的审美标准,这是音乐教育的失职!究其原因,是我们将“音乐”从“整体”中抠了出来,又把“个体”从音乐中抠了出来,最后只能剩下一堆无用的概念,失去了对整体的感受,自然不会拥有“整体”的格局。
唤醒艺术通识教育,就是为这个“整体性”培育一方滋润的土壤。也是针对目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既定的知识结构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改革。这种所谓“尝试性”更多存在于受众,因为这是对我们这代人的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的彻底颠覆。